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百工匠心 > 第80章 最牛导游

第80章 最牛导游(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鲁善工哈哈大笑,幸亏是敏求精舍几个藏家来,否则连看的资格都没有。&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圈里有两大收藏团体,一是港岛的敏求精舍,二是宝岛的清玩雅集,每个都是资深藏家,底蕴深厚,赫赫有名。

    “这就是你说的鲁善工?”

    丁老带着鲁善工来到大殿后面的办公室,刚进门就听见一个声音,抬头一看,沙发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

    “师傅,他就是鲁善工,很有灵气的年轻人。”

    鲁善工大吃一惊,赶紧走上去,深鞠一躬,恭敬道:“耿老好,晚辈鲁善工有礼。”

    “好,好,不用客气,坐下聊。”

    鲁善工没想到今天居然能见到瓷器泰斗,丁老的师傅耿宝昌?这可是尊大神,绝对权威,连院长见面都要行弟子礼。

    三人坐下聊天,鲁善工先把秘色瓷片交给耿老,老爷子接过掂量几下,笑道:“是真品,可惜是瓷片,否则价值无法估量。”

    “看形制应该是个小碗,跟法门寺那些如出一辙,很有研究收藏价值,难得,难得!”

    鲁善工不由感叹,鉴定水平达到这种级别,基本都是一眼准,靠的全是直觉,钻研几十年,经验全部转化成感觉,眼睛一扫,用手一摸,真假立断。

    丁老看鲁善工跃跃欲试的表情,对着耿宝昌请求道:“师傅能不能带着小家伙开开眼,见识一下真正精品?”

    耿宝昌哈哈大笑,其实故宫也没有那么神秘,经常有贵客外宾来参观,站起身笑道:“好,有朋自远方来,自然要好好款待,走!”

    鲁善工很兴奋,跟着耿宝昌参观瓷器区,走进藏宝库,各种稀世之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北宋定窑花莲荷纹斗笠碗,新官款!”

    “定窑白瓷刻双鱼纹盘,官字款!”

    “北宋钧窑窑变大花盆,三字款!”

    “北宋钧窑八方弦纹瓶,八字款!”

    “南宋官窑粉青釉箸瓶,修内司窑!”

    耿宝昌看见鲁善工兴奋的表情,如同猫见到鱼,笑道:“宋瓷代表着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

    “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鲁善工偷偷咽口唾沫,看着精美绝伦的官窑,暗道:“什么时候哥才能凑齐一套宋五大名窑,那才叫牛逼!”

    耿宝昌没有注意到身旁年轻人的宏图大志,指着定窑莲花碗道:“记得前年坂本五郎送拍一件差不多的定窑莲纹大盘,苏福比的仇国富拍出1.5亿港元,刷新定窑的最高纪录。”

    “定窑的铭文内容很多,如“官”、“新官”、“易定”、“会稽”、“尚药局”、“尚食局”、“乔位”、“德寿”。

    “定窑和钧窑传世较多,特别是钧窑,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然后指着大花盆介绍道:“最美是窑变,钧瓷属北方青窑,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秞,即通常说的窑变色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高温烧制后,会产生出如夕阳晚霞、或如秋云春花等,再有经验的工匠也不知道出来的成果,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钧窑的款识最特别,从一到十的数字,一最大,十最小。当年主要是宋徽宗做花盆用,所以传世有很多盆和缸。”

    “还有一种说法是,数字为了釉色的区分,《饮流斋说瓷》认为,一三五七九单数代表朱红色器物,二四六八十双数代表青蓝色器物。”

    说到这里摇头可惜道:“现在故宫所藏钧窑款识还差五六七,要是我能活着见到一到十,死也瞑目!”

    耿宝昌直接带着两人来到最里面的展柜,指着一个天青色三足笔洗道:“这应该是所有瓷器藏家的终极梦想吧?”

    “这……”鲁善工全身大震,激动看着笔洗,颤声道:“南宋……汝窑!”

    “雨过天晴云破晓,千峰碧波翠色来!”

    鲁善工痴迷的看着小小笔洗,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