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百工匠心 > 第78章 薄冰盛绿云

第78章 薄冰盛绿云(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零点九!

    随着旋转,下刀如蜻蜓点水,多一秒迟疑就会前功尽弃。【 .】鲁善工只能暂时停下,调整素胎角度,寻找下一步入刀位置。

    这里就看出水平高低,如果是唐明,一气呵成最少能直接修到零点八,甚至零点七。

    毕竟是几十年日积月累,就算鲁善工通过金手指吸收经验和手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融会贯通,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练习。

    零点八!

    不好,破了!

    就在鲁善工感觉有进步的时候,突然手一抖,暗道不好,果然因为走神力度没有掌握好,直接导致素胎破损,宣布失败。

    “哎,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啊!”

    鲁善工摇摇头,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粉末,把素胎拿起来,对于匠人来说好多时候都是在旁边看别人举重若轻,行云流水,好像完成作品很简单的样子。

    可真轮到自己上手,那简直难比登天。打个比方跟百米赛跑一样,别看高手之间只有零点零几秒的差距,那可是就是一辈子也逾越不了的鸿沟。

    收拾干净,洗澡休息,多年失败已经练就一颗平常心。对于匠人来说,失败比家常便饭还正常,成功反而需要长期积累,甚至有时候还要老天爷赏脸帮忙才行。

    听唐明说就算在景德镇,利坯能修到一毫米以内的高手屈指可数,现在各种高科技横行,很多人早就放弃传统手艺,在唐家窑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也寥寥无几。

    所以他才感叹后继无人,这一辈老匠人能吃苦,勉强继承上辈传承,可现在的孩子不管天赋如何,能吃苦的已经凤毛麟角,更不用说十年如一日的沉下心练习刀法,整天跟泥土打交道,难啊!

    鲁善工的短期目标分三步,先利坯,最少达到零点七,然后是练习半刀泥,因为这种刀法必须要在薄胎上才有效果,最后就是挑战玲珑瓷,希望能重现这门绝技。

    很快进入深度睡眠,自从得到金手指后,睡眠质量极高,无论多累一觉醒来,龙精虎猛,精力充沛,保证迎接各种挑战。

    今天是周末,琉璃厂有地摊大集,这是藏家最喜欢的捡漏机会。虽然不如潘家园规模大,可胜在专业,都是老油条,鱼龙混杂,大浪淘沙,全凭眼力。

    收拾干净出门,来到西南角集市,已经有很多地摊开业,不少藏家乐此不疲的享受其中。

    鲁善工边走边看,时不时蹲下来拿起某件东西,因为有金手指,说不定就能触发某种场景,也算捡漏手段之一。

    “咦?这是……”

    一路下来没有什么收获,真的太贵,假的太多,值得出手的玩意寥寥无几。就在走到最里面位置,突然眼前一亮,来到摊位前蹲下。

    “老板来看看,都是刚铲地皮来的好东西,便宜!”

    摊主一听就是老江湖,摊上林林总总,什么东西都有。让鲁善工感兴趣的是一堆碎瓷片,很多上面都带着泥土,半新不新,足足上百片。

    “怎么卖?”

    摊主上下打量年轻的鲁善工,笑道:“五十一片,随便选,买多还能便宜。”

    鲁善工没有说话,五十一片碎瓷绝对不便宜,再说很多都是假货,故意沾上泥土,不过地摊就是这样,全凭眼力高低,说不定就能捡漏,很多连摊主都不知道来历。

    “就这三片,拿回去练练手,一百!”

    鲁善工随手拿起三片,在摊主面前晃了晃,掏出一百,直接递给对方。摊主点点头道:“行了,您也是行家,下次再来。”

    赶紧收起钱,看着鲁善工离开,嘿嘿一笑道:“运气不错,遇见一个棒槌,顺便几个碎瓷就算开张喽!”

    鲁善工飞快的离开集市,来到超市买瓶矿泉水,拿出最小碎瓷片,清洗起来。

    “哈哈,果然是宝贝!”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瓷!”

    把瓷片高举在阳光下,只见通体满釉,胎质轻薄如纸,釉面晶亮莹澈,色泽青绿温润。

    拿在手里,清凉温润,如冰如玉,不由感叹道:“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之所以能捡漏,全靠刚才手指触碰瞬间,脑中闪过的一段信息,竟然是秘色瓷的釉面配方!

    所谓秘色瓷,其实就是越窑青瓷,秘色一词最早出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解释,秘字从禾从必,禾指五谷粮食,必指隐匿,两个字符连起来表示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机密。

    色字从刀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