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百工匠心 >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只要手里有钱,他就买瓷器,想着哪天或许能把败掉的东西买回来。&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结果买回来的不是赝品,就是破烂。后来结识闵大钧先生,才第一次感受到陶瓷标本的魅力。

    每天开着辆破面的,从工地跟踪渣土车,一路到城南郊外的四合庄填埋场。最典型的打扮是头上顶个破草帽,足蹬破球鞋,用粗铁丝弯个二齿钉耙,肩膀上斜披着破编织袋。

    在四合庄填埋场开始自己的淘瓷生涯,换得瓷片以万计,撑起后来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有幸赶上可能是京城最后一次大兴土木,因而得以完成瓷片收藏的原始积累,足迹从四合庄转到平安大街、东方广场、圆明园的福海、故宫的筒子河再到二环路边的海运仓,这些地方当年不是盖楼工地就是清淤工程,无数瓷片出土,成为他的收藏。

    当年鲁善工没有什么感觉,可现在回想起来,见到的可都是人民币啊!

    如果能利用手艺重新拼起来,那岂不是……

    宋学明扫一眼鲁善工,好笑道:“想什么呢?别做梦了!他那些碎瓷都是出土货,七零八碎,基本凑不到一起。否则这么多年来早就飞黄腾达,还能等到今天?”

    鲁善工苦笑一声,也是,谁也不傻,还能等着你去拯救?不过还是打开箱子,里面藏着不少碎瓷片和老物件,开始上手。虽然不成器,但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特别是官窑,无论胎质还是釉面都是巅峰之作,拿回去练习对于手艺提升更快。

    宋学明暗自点头,感叹鲁家后继有人,如此谦虚好学,以后绝非池中之物。最后干脆把箱子送给鲁善工,让他回去慢慢研究。

    打车把几个箱子带回家,整理过后居然发现十几片官窑,都是明清各朝各代精品,清洗干净,拿在手里研究,感受着不同质感的胎质和釉面,埋头苦练,直到深夜。

    两天闭门不出,终于把瓷片研究通透,对手艺产生新的感悟。现在手里有积蓄,不用急于一时,手艺就是如此,不可能像开门营业,整天客似云来,就算真的那样,自己也忙不过来。

    慢工才能出细活,如果为赚钱而赶工,那就是砸善工堂招牌,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

    突然接到宋学明电话,让赶快去博古斋,有好事。收拾干净出门,见到老爷子,直接拉着上车,说去见老熟客。

    “赵四海?那个紫砂壶收藏大家?”

    宋学明看着鲁善工吃惊的表情,笑道:“嗯,老赵是博古斋几十年的熟客,没事就来捡漏淘宝,我们几十年老朋友。昨天他来找我喝茶聊天,正好见到碧波白莲,很是喜欢,说今天约你见面,有生意关照善工堂。”

    鲁善工恍然大悟,原来是新客户,赵四海可不一般,对于紫砂爱好者来说如雷贯耳,大神般存在。共收藏一千多件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壶到春秋战国的灰陶壶,两汉、西晋和隋唐的青瓷、彩釉瓷壶,宋元的青白瓷壶及明清各种名家紫砂壶等。

    在他创办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里,其中的镇馆之宝,大亨壶,原是邵大亨为宜兴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此壶随主人颠沛流离却没有丝毫损伤,后来潘家要造房子缺钱,准备出售大亨壶。

    消息传出赵四海听到后,与太太金萍珍商量并赶到潘家看壶,千辛万苦,以三万元的价格买下大亨壶,这笔钱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天价。

    紫砂泰斗顾景舟对大亨壶有很高评价,还多次赶到赵四海家里,学习观摩手艺。后来听说有土豪出价一亿收购,可对方不为所动,传为佳话。

    两人来到京郊一处庭园外,门口悬挂牌匾,四海斋。敲门进入,来到内堂,见到紫砂收藏大家,赵四海。

    “这位就是鲁师傅?”

    赵四海上下打量着鲁善工,几步上前,握住手,吃惊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想到鲁师傅如此年轻手艺已经登峰造极,赵某佩服!”

    鲁善工客气几句,心中暗爽,感叹匠人还是要凭手艺说话。要是没有碧波白莲,对方岂能如此看重自己?

    “今天贵客临门,快请坐!”

    赵四海很高兴,请两人移步茶海,亲自布置茶席,招待贵客。宋学明闻了闻,打趣道:“好你个小气鬼,平时把好茶珍藏着,今天终于舍得拿出来?”

    赵四海瞪着宋学明,反驳道:“你才是小气鬼,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平时从我这里白喝白拿多少好茶,你还有脸……”

    “哼,好汉不提当年勇,算了,今天有晚辈在,不跟你计较。快,开始吧!”

    赵四海对多年老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