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有一座军火库 > 第18章

第18章(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8章

    在刘静轩等人核查邢家、孙家、王家等家族的田产、财产之时,朱由棷也以衡王府名义,颁布了一道命令。

    任命刘静轩就任青州知府,负责青州地方行政事务。

    刘静轩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清查城内通敌、降贼的情况。

    但凡是与八旗暗通款曲、通敌叛国之人,查明之后,全部张榜公示,然后没收全部财产、田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查,现如今没收上来的土地,数量也非常多。

    加上王府庄田等,甚至高达数十万亩了!

    如此广袤的田产,分布在整个青州府各县。

    对于这些土地如何处置,这段时间,朱由棷也拟定了一份基本方案。

    “刘静轩,你记一下!”

    看着刘静轩,朱由棷吩咐道:“王府新军中,所有合格士兵每人授予田产八亩,军官按照等级授予土地。特战小队成员,每名士兵授予二十亩田地。”

    “是!”

    刘静轩一一记了下来。

    对于王府新军,朱由棷已经给予了非常丰厚的待遇。

    不仅仅是军饷、粮食、食宿问题,甚至就连授田,也非常多。

    即便是这些士兵从军之后,田地也可以交给家里人进行耕种。

    当兵之人的家庭,也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此,才能够保证士兵以及士兵家庭,与王府形成利益共同体!

    紧紧与王府绑在一起!

    “其次,”

    朱由棷继续说道:“除了王府新军士兵、军官之外,其余所有人按照每人五亩田地为上限,田地多的,全部收缴上来。田地少,由官府进行分配田地。不拘男女老幼,所有人全部授田!”

    “授田前提,是禁止通敌叛国,如有通敌叛国者,田产、财产全部没收!”

    这项土地政策,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朱由棷根据后世经验,照搬过来的。

    在这个时空的山东,百姓们田地数量本身就不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良田,还全部集中在少数士绅豪族手中。

    如此情况,使得百姓们连基本的温饱都做不到,再加上赋税过重、天灾人祸不断,致使百姓们铤而走险,纷纷当了流寇。

    只有让百姓们不饿肚子、不冻着,百姓们才会真心实意地跟着衡王府走!

    刘静轩连忙一一记载下来。

    随即,青州府便开始在青州城附近,行动起来。

    一方面利用新军之力,强制清查叛贼、清丈田亩。

    另一方面,大力宣传重新分配土地。

    尽管有一些地主、富农人家,心中有些不满。

    不过,朱由棷并没有太过于在意。

    毕竟,他实行这些政策的基本盘,是贫下中农!

    而恰恰这些人,才是整个青州城周边,最为广泛的!

    足足占了九成五之多!

    只有将这些人,牢牢绑在衡王府这条船上,才能够保证朱由棷的其他政策,能够推行下去!

    而这些人,也将是朱由棷的基本盘!

    在得到命令之后,刘静轩组织了锣鼓队,开始宣传王府授田政策。

    士兵授田、军官授田!

    百姓授田!

    授田政策刚刚颁布之后,瞬间取得了整个青州城内,绝大部分百姓的拥护。

    一些人家经过一番盘算之后,发现按照人头来算,自己家还能够分到几亩田地,也纷纷拥护起来。

    倒是一些衡王府的宗室人员,心中有些不满。

    不过这些人员,再怎么不满,朱由棷也没有放在眼中。

    毕竟在授田政策还没有实行的时候,朱由棷已经将衡王府的财产、粮食、土地,全部拿了出来!

    财产,当成了王府新军的军饷。

    粮食,送到了王府新军,成了口粮。

    土地,也全部分给了王府新军士兵。

    有衡王府的先例,再加上朱由棷以雷霆手段,将邢家、孙家、王家等,一网打尽。

    即便是一些衡王府其他宗室,也只能迫于压力,接受了这项政策。

    衡王府的宗室人口,也非常多。

    不过也只有一些郡王、镇国将军等,抵触这项政策。

    至于一些奉国中尉等底层宗室,纷纷拥护。

    毕竟,很多底层宗室本身就非常贫困了。

    经过几天的宣传,整个青州城内绝大部分百姓,全都拥护这一项土地政策。

    尤其是王府新军士兵,更是感恩戴德!

    “哈哈哈,跟了王爷,果真不一样了啊!”

    “咱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军饷拿,现在还分了土地,以后咱们要是当上军官,岂不是过得更好了!”

    “是啊!咱们都要好好干,为王爷效力!”

    ......

    身为新军长官,潘易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宣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