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无论魏晋 > 螳螂黄雀

螳螂黄雀(第1/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href="52465711.html" target="_top" 上一章 ←  → 

    
    七月初三, 南方已是烈日炎炎。

    建邺城外,江水滔滔,行船如织,一派繁华之景。

    这城本是一处小县, 东汉之时, 人口不足千户,是长江南下最大的渡口,东汉之时, 人口上涨, 长江以南便得到开发, 建邺因此渐渐繁华起来。

    至三国时,东吴孙权在建邺称帝, 这里便一跃而起, 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城池。

    因为建得匆忙,此地城墙皆是泥土筑成, 连城门都是用竹子编成的篱笆,看起来非常没有牌面。

    城北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有一片码头,柏木修筑,深入江岸, 长有百米。

    可泊大船三只,小船二三十余,荆州与扬州的粮食,皆从此地送入城中。

    清晨, 太阳将将跃出,管理码头的市场吏便已来到,如今北方大量士人南渡过江,码头拥挤不堪,然其中常有权贵,怠慢不得,别看这些人一个个狼狈落魄,却不知道会和城中的哪些大人沾亲带故,偶尔还有大贤,一转眼就能是晋王的座上宾客。

    而这时,已经有衣衫破旧的力夫带着扁担挑子,来到码头等活。

    码头上依然已经有了不少力夫等待——他们多是南逃而来的难民,失去田地,家中又有老小,求生殊为不易,连码头力工的活,都得按时给上官缴纳好处,才能占得。

    一条奇异的大船便自远方行来,引得码头上的力夫一阵指点私语。

    只见那大船长有三十余丈,只是出水的船弦便有两人高,其上有三桅,一桅上挂有一个大大“沈”字旗,其形其制,都与旁边的江船大有不同,却引得力夫们皆争先恐后地挤在码头上,就想接活。

    这可是吴兴沈家的船,这沈家势力庞大,货物贵重,出手大方,要是做得好,还能得些赏钱,都是货真价实的钢钱,用起来方便又坚/挺,是他们最喜欢收的钱。

    很快,船只靠岸,两名俊美非凡的青年男女自船下船下走出,他们衣着气质皆尽不凡,力夫不敢多语,都涌向了他们旁边的管事。

    “不要挤,老规矩,挨个排队……”管事熟练地挥手,又对两名男女说道,“两位先请,居处已经收拾完毕。”

    两人没有多说,上了来接他们的马车。

    坐上去走了一会,就听到远方似乎隐隐传来哭声。

    静深忍不住掀开车帘,瞅了一眼:“那是哪啊?一大早就在哭什么。”

    “那是新亭。”秦凤悠悠道。

    静深眼眸一亮:“嗬,这就是传说中的新亭对泣么?”

    “是啊,你要去看看么?”秦凤随口应付。

    “当然要看看,毕竟我是第一次来南京古城呢。”于是叫住车夫,让往远处的芦苇亭处走。

    在《世说新语》里,新亭对泣这个故事是说南渡的士族们,因为新亭景致和北方相似,所以经常在这个地方相视流泪,曾经被丞相王导怒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意思是说应该一起打回北方,在像亡国奴一样哭有屁用。

    新亭是一处河滩,旁边有小山环绕,一条土路,有车马来去。

    秦凤看着女玩家愉快地跳下马车,打卡一般地走向那亭处,无奈地摇头,在车上等她。

    不出所料,过了一会儿,她一脸不悦地回来了。

    “我看他们并没有那么激动,反而很开心,像一群来郊游的。”静深皱眉道。

    那长亭修得不错,其中人虽然一个个都很悲伤,叨念着“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但嗑药行散过得很嗨,喝酒说玄也非常自然。

    秦凤笑了出来:“如今离洛阳陷落已有一年余,该伤心的早伤心过了,哪能天天哭呢?再说了,人家对泣时,可是有王导在。”

    所以,悲伤是真的,但更多是哭给人家领导看的,向领导表示对故国旧时的忠心,顺便告诉王丞相,别忘了我们而已。

    “所以他们是一边愧疚,一边欣赏自己这愧疚的模样,那为什么不努力一点,有空在那对泣,不去把江山夺回来?”

    或许在他们内心,正为这个内疚的姿态叫好,这种自我的鞭笞质问,让他们处于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中,又或许他们用这种方式来逃避责任,告诉世界上的所有人,山河沦落,生灵涂炭,都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也努力过……

    但是,自我拷问结束,就是继续快乐的日子,就不在需要弥补,不需要奋斗,只是换一个地方生活,换一个地方享受。

    继续尸位素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