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好事多磨 > 第6篇

第6篇(第1/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手机访问:m..com

    ******

    沈穆清上课的地方叫做静顺斋。是幢三间的正屋,遍植翠竹,原是沈箴在内院的书房。闵先生来坐馆后,沈箴让人开了一个角门,又亲自提了一个贞静柔顺的匾额,把它赏给了沈穆清做读书之用。

    静顺斋中堂挂着张孔夫子的画像,右联写着近知近仁近勇,左联写着希贤希圣希天。画像下一张鼓牙西番花纹的黑漆四方桌,放着笔墨纸砚和两垒书。方桌左右各放一张黑漆云石心太师椅,椅下放着蹋脚。

    那是闵先生讲课的地方。

    西次间是靠墙摆着书架,满满都是书。

    东次间和堂屋中间放着张四扇的寒梅凌放的堆纱画屏风,屏风后面一张黑漆书案,案上放着文房四宝,案后一张太师椅,放着大红色妆花缎坐垫。那里是沈穆清听课的地方。

    她们到的时候,闵先生还没有来。

    沈穆清在锦绣的服侍下脱了披风,坐到了堆纱画屏风后面书案前的太师椅上,落梅望了望东次间临窗大炕条几上的自鸣钟:姑娘,巳时还差一刻钟!

    既然时间还早,沈穆清拿起了书案上的《论语》,开始复习这几天所讲的内容。

    说起来,这位闵先生还真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

    他单名一个峦,字别山,出身于那个在本朝出了二十四位举人,十七位进士,六位解元,两位探花,一位榜眼,两位状元的舟山闵氏——据说,他们家的祠堂前的牌坊延绵几十里,是浙江一景。

    到了沈家后,闵先生从《三字经》开始给沈穆清启蒙,按照沈箴的要求给她讲《妇诫》、《女训》、《女内训》、《孝经》,除了《三字经》和《教孝》他曾经引经据典地给她好好地讲了讲,那《妇诫》、《女训》、《女内训》却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了一遍。反而常常不务正业,借着指点沈穆清写字的机会找沈箴讨沈家历代收藏名家画作让沈穆清临摩,告诉她画画。其中他又最是推崇扬补之的梅花,而沈穆清却独爱边鸾徐熙之流的牡丹,闵先生看了,也不勉qiáng,总是笑沈穆清:终是大官富贵之家,爱热闹

    又教沈穆清音律。先教琴,沈穆清很认真地学,但始终无法把宫商角徽羽与哆来咪发嗦联系起来,闵先生越讲她越糊涂;闵先生无奈,换教萧。她人小,肺活量不够,呜呜咽咽,找不到调,听了让人难受;又换琵琶,几年下来,现在弹几曲小调是不成问题了。

    他还教沈穆清唱小曲,这个沈穆清最感兴趣,可没教两天,就被李氏知道了,当然也就没有了下文。

    这其中,最让闵先生满意的,就是沈穆清的字了。

    规矩端正,大小有法,错落有致,清雅秀丽中透着瘦健俊美,闵先生赞了又赞,有一次还特意拿给沈箴看。

    沈箴颇为惊讶:只是练了五年

    闵先生有些得意:总有一个长处嘛!

    沈箴不由哈哈大笑,眉宇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嘴里却谦虚道:女孩子嘛,纺绩fèng抽,做茶打饭琴棋书画的,随意学点就是。

    世铭不要听那王盛云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鬼话。闵先生连连摇头,女子无才,怎能明事理,不明事理,又怎知忠义,不知忠义,又怎能成妇德

    这个话题就扯得有些远了。

    沈箴忙打断闵先生的话,笑道:我看穆清的牡丹也画得好,不如画几幅挂在朝熙堂吧?

    笔法还是太嫩,不如挂几幅字。话说到这里,闵先生又有遗憾,可惜姑娘每天下午要学针黹,要不然,可跟着我学学《声韵启蒙》也免得有字无联!

    沈箴见先前还拿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盯着闵先生看的女儿闻言忙低下了头,一副装作没有听见的样了,不由的嘴角轻翘,道:别山是江南名士,能跟着你学诗词歌赋,自然是好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告诉红菱学作诗的时候就曾说过:背王摩诘的五言律一百首,老杜的七言律一百首,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就可以做诗翁了而沈穆清却是最不喜欢背书的,听闵先生这么说,不由拿着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沈箴。

    沈箴莞然,笑着:可这也要有点天赋的我看还是先学了《论语》再说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